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60年10月19日,即英军焚毁圆明园的第二天,咸丰帝命令奕䜣等人“将退兵各...

“18601019日,即英军焚毁圆明园的第二天,咸丰帝命令奕䜣等人“将退兵各层,迅速定议……画押换约”。主持和局的奕䜣就在当天晚上赶忙按照侵略者要求,分别与英法两国公使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签订了《北京条约》。由此可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 从经济上重创清政府    B. 掩盖了其抢劫的罪行

C. 迫使清政府最终屈服    D. 弥补了战争军费开支

 

C 【解析】咸丰帝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的第二天便派奕䜣与英法两国议和,并命令“将退兵各层,迅速定议……画押换约”。由此可见,清政府放弃了抵抗,匆忙与两国议和,并按照侵略者的要求签订不平等条约,希望其能退兵。通过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达成了使清政府最终屈服的目的。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B项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的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 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规定

A. 使中国获得了与英国平等的地位    B. 使中国关税征收逐步制度化    C. 导致中国关税收入开始大量流失    D. 使鸦片贸易在华得以合法化

 

查看答案

林则徐在给英国女王的信中写道洪惟我大皇帝抚绥中外,……国王累世相传,皆称恭顺,观历次进贡表文云:‘凡本国人到中国贸易,均蒙大皇帝一体公平恩待’等语,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这反映了林则徐

A. 主张与英国通商贸易

B. 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 熟悉英国的政治制度

D. 具有“天朝上国”思想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新边疆”是美国民主党总统肯尼迪的施政纲领。五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缓慢,贫困问题严重,黑人运动逐步高涨;……这些因素迫使美国采取新的对策。

1960年7月15日,肯尼迪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肯尼迪在1961年1月室誓就任前后,着手制订“新边疆”的施政纲領。“新边疆”包括内政和外交两个方面。内政方面,实行双重利率即降低长期利率、提高短期利率的有限廉价货币政策,采纳“新经济学”的减税主张,实行长期赤字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太空探索和登月计划;实施老年医疗保险,提出解决种族隔离的民权法等。在对外政策方面,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把大规模报复战略转变为灵活反应战略;建立“和平队”:制造侵略古巴的猪湾事件,组织“争取进步联盟”,加强对拉美的控制;提出“宏图计划”,试图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主体的大西洋共同体之中。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肯尼迪提出“新边疆”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肯尼迪的内外政策。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当时很多人认为,要保卫俄国革命的胜利果实就必须首先保卫国家,所以继续参战是合理的选择。

——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一,第147页)

材料二1918年3月3日,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和约。和约由14条正文、5个附件和7项补充条约组成。主要内容有:俄国放弃对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的管辖与主权;俄国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等。这个和约,不仅使苏俄丧失了将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五千万居民,而且在被占领区有占全国煤炭开采量的90%,铁矿石的73%,54%的工业以及33%的铁路。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当时很多人的看法”,谈谈你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布列斯特和约》。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4年清政府批准张之洞等人修订好的学堂章程,即所谓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所确立的学制即“癸卯学制”。这个学制通过谕旨颁行全国以后,便成为新政时期各省兴学的范本。废科举与兴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相辅相成、同步运作的两大工程。科举制度的废除大致经历了科考改章、分科减额和立停科举三个阶段,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清廷颁布的《各学堂奖励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由升学或毕业考试给奖,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都给相应的出身奖励,并授以官职或予以升学,按所奖出身大致可以分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的同时,清政府还采取了鼓励出国留学的措施。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废除并未引起巨大社会动荡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