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年8月17日,登上皇位不久的雍正皇帝制定了一种新的秘密立储制度,即把皇位继承人的名字亲写密封,藏于盒内,以备应用。雍正皇帝的这种秘密立储制度( )
A. 破坏了传统的宗法观念 B. 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C. 引起了宫廷的争斗不休 D. 最终导致清朝灭亡
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而“希律派”则相反,指对外来文明持接纳态度。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希律派”的是( )
A. “春秋理百物,辨品类,别嫌微,修本末者也。……今四者俱为变礼也同,而其所发
亦不同,或发于男,或发于女,其辞不可同也。”
B. 窦娥唱道:“则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催人泪的是锦烂漫花枝
横绣闼,断人肠的是剔团栾月色挂妆楼。”
C. “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
毫人欲之私也。”
D. 《儒林外史》:“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从汉武帝征和四年一直到三国魏晋时期,司隶校尉都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汉武帝时同时将郡国豪富迁徙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 司隶校尉监察使郡国力量逐步削弱
B. 监察制度是解决郡国体制的主要方式
C. 豪富家族成为维系政权的政治支柱
D. 强干弱枝是巩固专制集权的重要措施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革 B. 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完全解体
C. 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崩溃 D. 新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确立
阅读下面材料:
1979年11月27日的《人民日报》第四版登载了一则新华社短讯:“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今天上午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委会副主席费·吉布尼和保·阿姆斯特朗,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教授和夫人。会见时邓小平副总理同来自美洲的朋友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从上述报道中,人们看到的只是礼节性的外交辞令。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出版后,人们从中发现了这次谈话的内容。
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说,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新的大革命。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此语一出,石破天惊!
此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多次阐述。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是做了明确的论述。
请回答:
(1)1979年11月邓小平的谈话为什么没有受到重视?谈谈你的推测。
(2)邓小平南方谈话时再次谈论这些问题起到什么作用?1979年的谈话如果公开,你认为能起到南方谈话的效果吗?说说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
材料二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一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三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
——邓小平《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990年12月)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三、四和材料一、二所阐述的思想相对比有何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