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A. 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 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1920年,毛泽东在给好友蔡和森的信中说:“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这表明他
A. 反对在中国发动暴力革命
B. 摆脱改良幻想并走上了革命道路
C. 反对中国走俄国式的道路
D. 建议中国的知识分子向俄国学习
毛泽东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表明毛泽东在“行动上”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是
A. 阅读了李大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B. 创建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C. 与陈独秀等讨论马克思主义著作
D. 组织新民学会
毛泽东离开韶山时,曾抄写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诗以言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毛泽东抄写这首诗表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
B. 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到新式学堂学习
C. 毛泽东离开韶山是为了更多地接触各阶层人民,了解社会
D. 在离开韶山之前,毛泽东曾接受过近代科学知识
2013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以下关于毛泽东的历史活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
B. 土地革命时期——胜利完成红军的战略转移
C. 解放战争时期——形成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D.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72年,日本参考西方各国的学制,尤其是吸收了法国教育制度的特点,颁布了以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为基础的《学制》。从划分学区、各级学校及其课程设置,直到海外留学等有关教育规划作了明确的规定。1879年,重新颁布了以美国教育制度为样板.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教育令》,其特点是中央把教育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尊重地方的自治和自由。1886年,日本建立了以小学为基础连贯的学校系统和类似于普鲁士的双规教育制度,企图通过小学教育使大多数国民养成誓死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大学和实业学校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这样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城,又是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特点。
(2)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日本近代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