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朝尊严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体制。著名的广东十三行就从这里派生出的一种特产。在那个时代,政府不会让对外贸易脱出统制,但为了天朝的体面,政府的官员又不能与夷商往来交际。这种矛盾,不能不借助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办法来解决。十三行的总商和行商们在贸易上是中外商人之间的中介;在外交上又是中国国和夷商之间的中介,他们是外国人的贸易对手,又是外国人在华期间的保人和管制人。一身兼二任成为一种亦官亦商的东西。对于中国来说,十三行的出现维护了天朝的的规制,而对西方商人来说,十三行却遮断了他们同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来经英国政府特许,在印度、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从事垄断贸易和殖民掠夺活动。该公司在印度拥有军队,并通过战争排挤了法国和荷兰在印度的势力。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主要通过该公司进行。该公司在印度设有武装保护的商馆和货钱,垄断印度香料、棉织品和丝织品对欧洲的出口贸易。该公司在印度以武力侵占大量土地,种植鸦片等。该公司还长期垄断英国对华贸遏,并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从中攫取巨额财富。1858年,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辞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广州十三行、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广州十三行东印度公司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材料三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四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指出拉斐尔的圣母像与中世纪相比,在立意上有何变化?列举两例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领域取得的成就。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三图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什么时代开创的?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A. 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
B.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 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 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主要反映了
A. 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一只马虻,这个城邦因为身体庞大而日趋懒惰,需要马虻的刺激;而孔子则发出“文王后,古代文化都在我身上”的豪言壮语。可见两者
A. 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B. 都提倡“认识你自己”
C. 都以“人事”为哲学对象
D. 主张做事要审时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