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7月、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连续报道:《清国商人归国》(11日)、《袁世凯归国)(21日)、《有七十一名支那人回国》(27日)、《清国公使馆员回国》(28日)、《支那人归国》(29日)、《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31日)。这一系列报道
A. 预示中日大战迫在眉睫
B. 宣传日本政府亲善外交
C. 渲染清人仓皇逃离日本
D. 传达中日已经断绝邦交
1866年,左宗棠在奏折中指出:“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破价以敌洋商,日久销耗愈甚,不惟亏折货本,寝至歌其旧业。”这反映出
A. 外企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洋务官员与洋人分利的意识
C. 中外正当贸易已经出现逆差
D. 传统手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汉武帝驾崩之后,朝中拟上其庙号为世宗(意即“划时代的典型”》,经学家夏侯胜却提出了强烈的反对,他认为皇帝征战连年而使生灵涂炭,不应用“世宗”为庙号。这表明当时部分儒家学者
A. 倡仁政反黩武的政治原则
B. 已经控制朝政
C. 获得决定皇帝庙号的特权
D. 主张民贵君轻
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衣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 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
B. 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 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何尊是西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其内底的铭文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据此可知
A. 中国人的世界观已形成
B. 西周初年的疆域东至洛邑
C. “中国”称谓的历史起源
D. 考古与文献必须互为印证
20世纪前20年的亚洲,出现了两位重要人物分别影响了亚洲两个大国的历史。一位是中国的孙中山,另一位是印度的甘地。
请回答:
(1)孙中山和甘地都有要实现民族独立的思想,但是他们选择的道路不同,请结合相关背景,指出各自的道路,并说明不同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除了关心民族独立,孙中山与甘地还关心民生问题,请说明三民主义和甘地主义对各自国家民生问题的主要看法,并概括说明其实践的结果及其主要原因。
(3)结合你对这两位伟人的认识,说明他们身上有哪些共同具有的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