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曹广伟《世界经济秩序的历史变迁》、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以“世界经济秩序与中国发展变化”为视角,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角度准确,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主要围绕“中体西用”论进行;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宣扬“西体中源”;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但也刺激了现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开端于1928年的文化反省则因规模不大,后又爆发了华北事变,人们的注意力转移而就此结束。
——摘编自李晓语《钱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材料二约翰·密尔说,英国人“生而自由”。这指引着英国把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英国人极为尊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如钱乘旦所言。“一个民族往往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荣耀却相对困难。”
——摘编自吕文辉《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不断反思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1923年夏天,在苏联一个农村家庭的男主人平均每昼夜生产劳动11.51小时,用于睡眠的时间只有5.58小时;1922-1924年,农民家庭兼并了成百万英亩的土地作为私财,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了靠工资维持生活的“无产阶级”雇工。由此可知,苏(俄)联政府正在
A. 下放权利以调动积极性
B. 推动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牺牲农业以发展重工业
D. 试图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
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一般都把“民主”理解为古希腊式的民主,因此认为民主是危险的,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但同时人们也相信,在国家管理中必须有人民的存在。为此,美国1787联邦宪法规定
A. 各州保留一定自治权
B. 国家实行联邦制共和制
C. 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
D. 两院实行不同的选举制
马克垚认为,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它极大的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启蒙运动的兴起就和它密切相关。这主要是因为牛顿革命
A. 彻底地摧毁了神学思想
B. 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模型
C. 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到来
D. 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
大约在公元前420年代,一位上层阶级人士指出:至于雅典人的政制,他们选择的政体类型或者模式,就其选择照顾卑贱者而不是良善者来说,我是不赞成的。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忽视公民道德建设
B. 民主权利分配不公
C. 民主范围过于狭隘
D. 直接民主脱高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