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不包括( ) A.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富国与穷国的贫富...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不包括(  )

A.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富国与穷国的贫富悬殊

C. 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的发展    D. 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枯竭

 

D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富国与穷国的贫富悬殊和恐怖势力和极端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故排除ABC。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应该是对发展的威胁,而不是对和平的威胁,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图,使非洲摆脱落后、贫困的根本途径应是(  )

A. 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B.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C. 加大对非洲援助的力度    D. 改变非洲各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如果世界和平的力量发展起来,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大战。”这句话最能说明(  )

A.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B. 新的世界大战是不会爆发的

C. 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 第三世界的落后和贫困是潜在的战争威胁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20世纪后半期时代主题转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瓦解 ②全球化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③广大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努力争取民族的繁荣富强 ④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甲午一战表明,两国的“富国强兵”结局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自梁启超著《论李鸿章》

材料二  (日本)该国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俩,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奏折

(1)分析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举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洋务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变革”举措?

(2)材料二反映出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认识?

(3)试结合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简要评析中日两国“富国强兵”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时间

进口棉纱(万担)

进口棉布(万匹)

1872年

5

1224.1

1890年

108.2

1556.1

 

 

时间

出口棉花(万公担)

1871年~1873年

0.8486

1891年~1893年

29.0417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1872~1890年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1887年牛庄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

材料三  琼州附近的文昌,在1882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织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又据1893年《益闻录》记载: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轧轧机声”。

材料四: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分之二”。如皋、通州、海门三县,“三县皆种棉花,并无杂树”。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了,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70~90年代中国棉织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的变化情况。

(2)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三、四,分析说明这种变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