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典型,主要指康有为 A. 主张维新变法 B. 宣传变...

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典型,主要指康有为

A. 主张维新变法

B. 宣传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清朝统治危机

C. 以“托古改制”方式宣传变法

D. 依靠清朝官员支持组织强学会

 

C 【解析】康有为采用“托古改制”借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资产阶级进化论和改革思想,提出改革封建制度的政治要求,形成和奠定了他变革社会的政治理论基础。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样做易于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接受。这反映了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挑战精神,主张变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也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故排除ABD,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

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 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提出了维新变法主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林长民(1876—1925)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创办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投身宪政运动。他希望通过从政,以改良的方式实现立宪政治。辛亥革命后,林长民参与了《临对约法》的制定。作为进步党的骨干成员,他反对国氏党的彻底革命,主张引导袁世凯和北洋政府走向宪政民主体制,直至袁世凯称帝,其幻想才最终破灭。

张勋复辟,林长民站在段祺端一方支持讨逆,成为再造共和的功勋。一战后,林长民受命参加巴黎和会,并率先在国内报纸批露日本企图,是“火烧赵家楼”的真正点火人。后来,林被推举为国完起草委员会委员长,他试图草拟一部体现自己民生思想的宪法,但宪法草案还未起草完毕,林长民又被迫避乱远赴奉天相助郭松龄起兵反张作霖,不幸遭流弹击中而亡。

梁启超所提所题写的挽联颇为精妙地概括了林长民的一生:“天所废,孰能头,‘十年补茸艰难。直愚公移山已;均是死,容何择,一朝感激又气.竞舍身饲虎之。”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长民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年补茸艰难”的原因。

 

查看答案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美国想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但因力量有限,美国决定首先拿西班牙开刀。这时,西属殖民地菲律宾和古巴先后爆发了反对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给美国创造了有利环境。

1898年4月,美国借口“缅因号”军舰在哈瓦那突然爆炸事件,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爆发。翌日,美军向西班牙驻菲舰队突发猛攻,轻而易举地赢得战争胜利。随后,美国又在短期内在古巴、圣地亚哥等岛屿,迫使西班牙缴械投降。

美西双方于1898年12月签订《巴黎条约》,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主权和所有权,并撤离古巴而由美国占领之;第二,西班牙将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群岛和太平洋上的关岛割让与美国;第三,美国以2000万美元使西班牙将菲律宾群岛的主权让与美国。

——据张江河《美西战争与美国向东南亚地缘政治扩张的历史脉络》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西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西战争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玄宗即位后,先后起用张九龄等人为相。制定了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外调为都督刺史,同时,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开为京官。玄宗亦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素质。玄宗还厉行节俭省,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官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此外,他还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国的逃亡户口及藉外田地,大幅增加了唐朝的税收及兵力来源。玄宗还采纳张锐提议,实行募兵制,以取代日渐松弛的府兵制,并于边疆地带设置十大兵镇,以节度使节制,作为统治异族与巩国进防的措施。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费料汇编》等

(1)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糕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玄宗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唯物史观下,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合力论”。他认为虽然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历史合力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历史合力即是说历史是所有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其作为一个整体的产物。这些因素既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意识、文化思想等上层建筑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也包含影响历史进程的各个主体之间不同意识相互角力的作用,正是它们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历史的发展。

请运用上述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总体或者某一方面)的认识。(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