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完成派购任务后的第二类和第三类物资,允许公社社员个人在农村集市上出售,可以自己决定出售价格,可以买卖双方自由议价。此规定是为了
A. 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
B. 缓和计划与市场经济之间矛盾
C. 运用新机制调节农民经济生活
D. 彻底纠正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
1931年10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此次对日作战,其关系不在战斗之胜负,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与夫国家人格之存亡也。余固深知我国民固有之勇气与决心早已丧失殆尽,徒凭一时之兴奋,不具长期之坚持,非惟于国无益,而且反速其亡"。材料反映了蒋介石
A. 注重激发民众抗日的民族精神
B. 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找借口
C. 顺应人民抗战要求并积极备战.
D. 认为当时中国不具备持久抗战的条件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首列大权事项,以明君为臣纲之义,次列臣民权利义务事项,以示民为邦本之义。……故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从材料可知
A. 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政治的发展
B. 大纲明确规定采取三权分立共和政体
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清政府追求的目标
1840年3月.英国曼彻斯特商会主席奠克-维卡在致荚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适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唐吉诃德了。”材料反映出
A. 清政府的政策损害了大英帝国尊严
B. 英国通过五口通商打开了中国市场
C. 中英之间的纠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 工业革命使英国急需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熊月之认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中国传统社会,事实上起着准宗教的功能。皇帝无权阅读史官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故帝王将相惧怕史官。这种情况说明了
A. 历代帝王十分重视以史为鉴
B. 后世评说对帝王将相的制约
C. 传统人伦思想制约帝王行为
D. 帝王将相功过由史官来决定
从南宋到明代中叶,珠江三角洲一直是粮食出口区。清代中叶,按耕地数和人口计算,即使只利用一半的耕地,该地粮食供应本应充足。事实上,广东全省每年需从广西、湖南等地输入稻谷400万石左右,至少一半是供应珠江三角洲的。清代中叶珠江三角洲缺粮的主要原因是
A. 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
B.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
D. 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