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6年国风昆苏剧团的《十五贯》进京演出,“京华争说《十五贯》。”这种现象与当...

1956年国风昆苏剧团的《十五贯》进京演出,“京华争说《十五贯》。”这种现象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政治要求是有关系的。当时的“政治”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

B.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C. 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提出

D. “双百”方针的贯彻

 

D 【解析】1956年“双百”方针贯彻,“京华争说《十五贯》”反映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象,故D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不属于政治方面,故B错误;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故C错误;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提出,故C错误。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下表是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对中国革命特殊性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革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B. 革命就是要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

C. 伟大思想必然产生于革命实践中

D. 革命两阶段紧密相连并及时转换

 

查看答案

1898年9月21日的《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B. 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查看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查看答案

李大钊在他著名的宣言性论文《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918年7月1日)中说:“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李大钊认为义和团

A. 具有反侵略的民族精神

B. 是真正的农民运功

C. 思想保守无益于反侵略

D. 思想落后不宜吸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