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粟十余石...

“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粟十余石。”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 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价格下降

B. 丝织品质量提高,价格上涨

C. 农产品、丝织品大量投放市场

D. 唐政府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A 【解析】材料既说到了贞观年间经过五六年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又说明了粮食价格的下降,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B项在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排除;C项与材料的意思相悖,排除;D项只提到了农业发展,并未说明粮食的价格,排除;A项既反映了农业发展,又反映粮食价格的下降,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太宗选官不拘一格,最能体现他“外举不避仇”的用人风格的是

A. 提拔尉迟敬德

B. 提拔房玄龄

C. 起用杜如晦

D. 重用魏征

 

查看答案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多种策略,既有战争,也有和亲,唐朝通过对东突厥的战争

①解除了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

②巩固了北方的边防

③加速了汉族与突厥经济文化的联系

④限制了突厥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玄武门之变体现了皇位继承经常伴随着血腥与宫廷阴谋,玄武门之变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

A. 为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 加剧了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 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可能性条件

D. 加速了唐政权的灭亡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以欧洲为主战场,但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材料二梁启超在1919—1920年游历了欧洲,后发表了《欧游心影录》。他在书中描绘了欧洲的一派肃杀凄凉之景,令人唏嘘伤感,同时还批判了“科学万能说”。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全社会人心都陷入了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道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欧洲文化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

材料三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绝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有哪些外在的客观有利条件?这种局面对中国当时的政治与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这场战争“也是一个开端”?请你评价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利弊。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

材料二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