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实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C.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最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政治制度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内阁制
D. 军机处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A.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 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朝政治与以前不同之处,则为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由此可见,唐代( )
A.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 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
C. 君主权力空前强化
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比较突出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愛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B. 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中央机构行政效率
C.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用
D.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长官都是宰相
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A. 西汉时期
B. 魏晋时期
C. 隋唐时期
D. 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