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 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
B. 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
C. 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D. 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上述材料中的“此时”是指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
A.汉代察举征辟制 B.魏晋九品中正制
C.隋唐三省六部制 D.明代设立内阁制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 清朝设置军机处处
D. 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在论述科举制度的主要意义上两者都强调
A.可以消融社会阶级 B.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
C.通过考试的方式跻身仕途 D.加强了中央集权
《旧唐书》载,(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陈,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举孝廉,审知其乡间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材料反映杨绾
A. 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
B. 反对科举取士的制度
C. 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
D. 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