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

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 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 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D. 加强对六部的监察

 

D 【解析】据材料“明太祖废丞相后……又制定半印勘和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明成祖时期设立,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的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关系的意图,故C项错误;“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说明明太祖加强对六部的监察,故D项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从秦朝到清朝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汉初吸取秦亡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

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清初军国政事

清初,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皇权的强化.一方面表现为有一定独立性的外翻中枢机构权力彼削夺殆尽,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一部分内廷臣属或机构因褥皇帝信任而不断培养发展势力.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枢。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朝代是

A. 西周    B. 秦朝    C. 元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 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

B. 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

C. 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D. 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查看答案

“此时中枢部门的分立,主要由其处理的政务范围不同所决定,而不取决于或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度环节分工。……基本上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以依事系任为原则进行事权分割。”上述材料中的“此时”是指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汉代察举征辟制                B.魏晋九品中正制

C.隋唐三省六部制                 D.明代设立内阁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