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1953—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不包括
A.“一五”计划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B.“左倾”错误使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中央经济八字方针收到良好效果
D.国有企业改革使重工业持续发展
美国学者帕尔默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一书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相吻合的是
A. 生产合作社
B. 人民公社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生产队
D. 乡镇企业
苹果公司(APPleIn C.)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正得益于这类高新科技的推动。以下关于这类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被美国的一家杂志称为“新经济的胜利”
B.它是在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推动下出现的
C.它使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D.它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开始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文献是:( )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一种特殊政治制度。监察的对象是整个官僚体系,即政府内部官僚或行政主体。完整的监察权包括“纠察”和“言谏”两部分,既要厉行对群臣的监察,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重视谏言机制,以广耳目。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以卑督尊,是中国古代监察法的通行做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监察官的选任,注重品德和能力,尤重实践经历。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垂直管理,并保持监察官的独立性。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二历朝历代,虽然监察立法越来越多,监察程序也日益严密,但是权力失控却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统治集团昏庸无道的情况下,监察制度往往成为具文,丧失了监察作为官僚政治自我调节的作用,最终往往导致政权灭亡。一方面是越来越重的治权之权,一方面却是周而复始的权力失控,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悖论。而这一悖论却深深根植于监察制度赖以生存的权力结构
——摘编自何海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启示与悖论》
材料三官俸,历代更厚薄不同,而要以近代之薄为最甚。……古代官俸,多用谷物,货币盛行以后,则钱谷并给。又有实物之给,又有给以公田的。明初尚有此制,不知何时废坠,专以银为官俸。而银价折合甚高,清朝又沿袭其制,于是官吏多苦贫穷。内官如部曹等,靠印结等费以自活,外官则靠火耗及陋归。上级官不亲民的,则诛求于下属。京官又靠外官的馈赠。总而言之,都是非法。……·现代的官俸,较之清代,已稍觉其厚。然究尚失之于薄。而下级的公务员尤甚。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请说明“悖论”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悖论”出现的政治根源。
(3)依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官员体禄制度的变化趋势,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材料二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
材料三军机处尽管权力很大,但时刻处于皇帝的严密监视之下………从雍正开始,又采取一系列限制办法,以掣其权,从而保证皇帝“乾纲独揽”,皇帝不交办的事务,军机处无权过问。即使交办的事务,也只是遵照皇帝意旨协助处理,“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1)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具有民主色彩”,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朝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对北宋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的职权。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宋代政治制度的主主要不同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因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