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正式颁行格里高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正式颁行格里高利历,以取代儒略历。格里高利历,现因全球通用,即公用之历法,故称“公历”。相对而言,儒略历与回归年误差较大,格里历法较儒略历法更科学,它与回归年的误差比儒略历更小。格里高利历的推广有一个历史过程,下表是采用格里高利历的时间和国家、地区情况。

1582年

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佛兰德、荷兰、洛林、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和德意志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的诸侯国,首先采用了格列高利历。

1700年

挪威、丹麦、所有德意志地区和荷兰的新教国家,以及巴塞尔、苏黎世、日内瓦等瑞士的新教州,纷纷接受格列高利历。

1752年

英国采用格列高利历,格列高利历不仅适用于整个大不列颠,也适用于其殖民地和自治领。

1753年

瑞典和芬兰先后采用格列高利历。

1873年

日本成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历的非基督教国家。

1875年

埃及采用格列高利历。

1912年

中国宣布采用格列高利历。

1916年

保加利亚采用格列高利历。

1917年

爱沙尼亚采用格列高利历。

1918年

俄国采用格列高利历。

1919年

南斯拉夫采用格列高利历.

1924年

希腊采用格列高利历。

1925年

土耳其采用格列高利历。

 

 

——据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时间标准化与全球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 论题例举: 格里高利历成为公历是全球化进程的产物; 格里高利历的通用推动了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时间标准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 …… 阐述纲要(就论题需作相应调整): 从格列高利历的推广过程来看,早期的进程与宗教的关系比较明显。16、17世纪是欧洲发生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时期,因宗教、政治立场的差别,格列高利历起初只能在天主教国家推行,新教、东正教国家予以抵制。 但是,随着世界联系的不断发展,在对待格列高利历的问题上,人们更注重于时间的精确性和时间标准趋同在全球交往中的便利性和实用性,18世纪新教国家开始接受格里高利历,19世纪70年代起格里高利历扩大到非基督教世界。 信奉东正教的国家对格列高利历的抵触更强一些,20世纪以前,没有一个东正教国家接受格列高利历。但随着20世纪的到来,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格列高利历成为世界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信奉东正教的国家也陆续采用了格列高利历。 总之,随着世界联系和全球交往的不断发展,起初只在天主教国家推行的格列高利历,陆续推广到新教国家、非基督教世界。随着格列高利历成为世界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信奉东正教的国家也陆续采用了格列高利历,融入到“全球化”这一世界性的潮流之中。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材料讲的是各国使用格列高利历的时间。由材料“时间标准化与全球化”可知,回答本题需要从时间标准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可以是时间标准化推动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也可以是时间标准化是全球化的产物,也可以是两者相互影响。不过要注意,选择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不建议回答“两者是相互影响”这个角度,因为这样要从两个角度回答,比较浪费时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诞生于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并且深深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的印记……他们能够以先知先觉的姿态站到时代的最前沿……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眼前的“乱世”,更重要的是“知识”也使他们学会了用理性反观自己。通过反思……他们产生了”拨乱反正”的使命感、责任感,希望用他们掌握的知识“经世致用”,挽狂澜于既倒。

——摘编自列瓦雷士《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士”,集正统与道统于一身……他们必须既议政又参政。民初知识分子大体上认同于‘士”这一社会角色,也力图继承士的社会责任;但他们相对要超然一些,多数人都如胡适一样倾向于“讲学复议政”,即停止在议政阶段。作“社会的良”,把直接参政置于第二位,更有人试图将学术与政治分开,干脆钻进象牙塔,像胡适所说的“回到故纸堆中去”。不问世事。

——摘编自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对待社会政治活动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民国初年知识分子在处理社会政治活动方面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 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C. 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

D. 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政府既然取代了上帝,每个人出于个人需要,自然就要祈求政府,一旦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低于人民的期待,就会激起无论是特权等级还是平民阶级的不满,政府与人民之间便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说明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     )

A. 旧君主制下社会矛盾的长期积累    B. 旧制度下的中央集权制度

C. 法国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较低    D. 宗教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查看答案

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有关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史学家甲强调了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差异和断裂

B. 史学家甲关注了历史的延续与连接

C. 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

D. 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

 

查看答案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

A. 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B. 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

C. 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D. 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