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睢》、《兼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
A. 仁爱至上
B. 人文关怀
C. 强调民本
D. 批判怀疑
下表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有关言论。据表可知,这些思想家
顾炎武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
王夫之 |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
唐甄 | “天子之算,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世无君矣?岂有臣乎” |
A. 对传统封建政治做了反思
B. 描绘了民主政治的蓝图
C. 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弊端
D. 主张限制君权扩大相权
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材料中路德和李贽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A. 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
B. 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C. 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D.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下表:
类别 | 关键词 | 出现频次 | 所占比例 |
社会伦理观念 | 仁、礼、信 | 17586次 | 46.53% |
法观念 | 法、刑 | 4648次 | 12.30% |
财富观念 | 利、财、富 | 4765次 | 12.61% |
公平公正观念 | 士平 | 4427次 | 11.71% |
道观念 | 道 | 6367次 | 16.85% |
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A. 主流价值儒学化
B. 法家大行其道
C. 重利轻义观盛行
D. 伦理脱离政治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是先秦儒学的特质。下列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是
A.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D. “祸,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明末以后,孕育着一种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理性自觉之潮流,滋生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争取个人幸福与利益的启蒙意识,涌动着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从而显露出可贵的人文启蒙思想的微熹。
——余和祥《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
(1)据材料一,分析明清“实学”对当时社会思想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材料三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时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制度性因素,也包括精神性因素”……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
——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
(3)依据材料三概括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思想交锋。第一次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摘自沈宝祥《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的表现。
(5)综上,请你谈谈对思想变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