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陈独秀说:“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此时他
A. 反对民主共和制
B. 强调思想启蒙
C. 宣扬民主共和
D. 主张君主立宪
“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为实现这一梦想,当时的中国人进行了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包括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工厂数(家) | 46 | 46 | 12 | 2 |
①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国货运动的推动
④辛亥革命的发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
A. 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B. 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 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 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黑格尔说:“人们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完全的经验主义者,并且是一个有思想的经验主义者。……但是他的经验是全面的,就是说,他没有漏掉任何细节,他不是抓住一个规定,然后又抓住另外一个规定,而是它们同时把握在一起……经验的东西,在它的综合里面被把握时,就是思辨的概念。” 黑格尔的这段话,深刻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是
A.唯物主义者 B.理性主义者
C.经验主义者 D.唯心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