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社会习俗的变化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习俗的变化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女子衷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因此上书皇帝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材料二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毛式的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

(1)概括材料一中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

(2)材料二反映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3)分析材料三中服饰由“毛式中山装”一统天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原因。

 

(1)主张:放足、断发、易服。目的是学习西方文明,推行新政(变法)。 (2)妇女废止缠足、男性革除结辫陋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思想解放。 (3)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文化水平提高)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由材料“上书皇帝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可以归纳为主张:放足、断发、易服。目的是学习西方文明,推行新政(变法)。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材料,可以归纳为妇女废止缠足、男性革除结辫陋习。结合所学,以上变化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归纳。如: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思想解放。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小。服饰由“毛式中山装”一统天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归纳。可以表述为: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文化水平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8年底,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北京。他回忆说:我刚来中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穿灰的衣服、黑的衣服,或者绿的衣服……我感觉就像被一座灰的墙给包围住了一样。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促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拉近了与欧美国家的距离

城市经济生活空前活跃

中国与西欧国家隔阂与矛盾消除

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26年,在分别与原配离婚后,徐志摩和陆小曼举行了婚礼。婚礼上,梁启超宣讲了证婚词(如下图),该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   

A.传统文明受到冲击

B.中西合壁、土洋并存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查看答案

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何时与梁相识?阿苏回: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官问:此事汝母知否?阿苏回: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斥二人: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①西风东渐,青年男女思想日益解放

②晚清官员思想保守,愚顽不化

③新旧思想和风俗习惯杂陈

④军阀政府沿袭旧风俗旧制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 崇洋之风盛行

B. 有利于服装的西化

C. 淡化了传统等级

D. 交际活动增加

 

查看答案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

A. 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    B. 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 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    D. 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