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水平极其高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一次瓷器的展览会上,你发现了一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它属于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 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 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 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C.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D.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 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 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D.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 统治阶级的提倡 B. 国家分裂的影响 C. 社会人口的增加 D. 铁器、牛耕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