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语)。这反映出宋代
A. 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 B. 门阀贵族势力的没落
C. 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 理学的社会影响势弱
据学者们推测,梭伦改革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约为10000人,贵族可能是2000人。只要有一半甚至1/3的平民出席公民大会,就足以在公民大会中形成多数。据此推断,梭伦改革后的公民大会
A. 基本铲除旧贵族政治特权
B. 利于制约和抗衡贵族权力
C. 必然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D. 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明清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B. 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北宋派文臣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又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设转运使为路级财政长官,兼具监察官的身份。这些措施的实质是
A. 对地方行政加以监察
B. 剥夺节度使的行政权
C.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D. 防止了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 世代相袭
B. 皇帝任命
C. 地方推荐
D. 考试选拔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是由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 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B. 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C. 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 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