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公意和众意之间经常有着很大的差别。公意总是着眼于公共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利,它只是个体意志的总和。”这里的“公意”在雅典城邦得以维护的直接举措是( )
A.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B. 推行陶片放逐法
C. 给公民发放参政津贴 D. 实行轮番选举制
下图为创作并发表于1912年的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题为“大人老爷所用”,描绘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而成为“最新陈列品”。这反映了作者( )
①待中华民国的成立②受到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③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④封建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据《京华时报》报道,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曾因干预一桩死囚诉讼案,被最高法院裁决为越权行为。此事件主要说明
A. 最高法院权力高于总统 B. 总统以权谋私
C. 美国法律存在弊端 D. 最高法院可以制约总统权力
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B. 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 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
D. 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
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
A. 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 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C. 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 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美国坚持敌对政策
C.中美两国准备结盟 D.中美关系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