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期实行开放的外贸政策...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期实行开放的外贸政策    B. 主要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C. 政府对外贸事务基本不管    D. 外贸税收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封建社会除了明末清初实行海禁乃至发展为闭关锁国政策,其他时期基本上都是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A说法正确;古代封建王朝实行的是朝贡贸易,故B和C都不符合史实;外贸税收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仅仅体现在个别的几个封建王朝比如南宋,不能代表整个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特色,故D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 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 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查看答案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有(  )

①商业繁荣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④农村集市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明朝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与此无关的是(  )

A. 是“经世致用”思想推动的结果

B. 是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 跟当时的对外贸易有关

D. 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

唐初《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 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 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 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

 

查看答案

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分工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城郭之民,类多工商

B.城市与乡村为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C.城市商业功能从属于其政治功能

D.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