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定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

在传统的法律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法律监督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1)背景:各国通过变法,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或郡县制逐渐推行,官吏的选拔任用逐渐取代贵族世卿世禄制);当时官场开始滋生腐败;诸子百家提出了治国治官的理论。 (2)变化: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受到法律监督和限制;监察机构不再独立承担法律监督职责,形成了综合监督体制;出现了舆论监督和政党监督等全新的监督方式。 原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统治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推动。 (3)作用: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和原因,以及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定宪法”“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影响和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推动等方面来回答。 (3)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初地方监察制度成为空白,终使地方势力坐大,汉惠帝时派出监御史到各地负责监察地方,汉文帝时又由丞相派出刺史,汉武帝时在全国各州常设刺史,并改由皇帝指派。汉武帝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 举荐官吏候选人

B. 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C. 监察地方高官

D. 征收地方赋税

 

查看答案

明朝洪武十二年,朱元璋主持编纂、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乱等为“十恶”重罪;专门增设“奸党”这一罪名;增设“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等明律所特有的列罪条款。这些规定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强化

B. 朱元璋痛恨大臣结为“奸党”

C. 明朝成为一个法治化国家

D.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得到了协调

 

查看答案

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 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 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

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初八日,清廷因会试中试的第一名举人程可则的文章“悖戾经注”,将其除名,考官胡统虞、成克巩也因所取试卷不遵经注、文理疵谬甚多,而被分别降下级和一级。清廷此举

A. 导致清初的文字狱大兴    B. 促进了科举制完善

C. 意在加强思想控制    D. 规范了官员依法行政

 

查看答案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此,他对中央机构做出的重大调整是(  

A.设立内阁                      B.废除丞相制度

C.实行行省制度                  D.设立枢密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