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在立法方面,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在立法方面,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明太祖在《大明律》中更是宣告“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值得指出的是,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同时历代对于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

在司法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法为治具”思想,后来成为了历代传统。晋刘颂提出“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例》都沿用了这一司法思想,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罪刑法定”,显示了中华法制文明的灿烂。唐太宗多次强调“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进而要求“人有所犯,一断于法”;主持变法的王安石盛赞商鞅以诚信执法,取得成功。在古代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援法,又考量理与情的影响,形成了“执法”、“准理”、“原情”司法程式,提高了法律的权威和影响力。

——据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罗马刑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制理念不同的原因。

 

(1)特点:立法方面:援礼入法,德主刑辅;将人伦纲常纳入法制;刑罚内容彰显人道主义关怀。 司法方面:将法律作为治国安邦工具;援法断罪、罪刑法定;公正执法、诚信执法,维护法律权威;将“法”“理”“情”结合,法律化扩大法律的社会影响。 (2)不同:法制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重私法轻公法。 (3)原因:政治上,中国长期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帝国,法律为专制统治服务;古罗马较长时期处于共和国阶段,平民力量强大。 经济上,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古罗马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活跃。 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想为正统,具有人本主义传统;古代罗马宗教思想影响政治生活。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要从立法方面、司法方面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概括,例如,材料中的“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等字眼就体现了援礼入法,德主刑辅的特点。 (2)古代罗马刑法体现的法制理念与中国古代法制理念的不同之处要按照材料二分层次概括,例如,材料中的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等字眼就体现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的特点。 (3)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制理念不同的原因要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方面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例如,政治方面,中国是君主专制,法律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而罗马是共和制并且罗马平民的力量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维护平民的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去,中国士大夫对待中西文化的首先反应是“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尽管“用”的内涵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不断变化,但“体" 的内涵却岿然不动,这种思维模式虽然坚持了文化的民族性,但于现实都无禆益。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革,"中体”的堤坝被冲破,“西化”思维模式出现。

材料二  近代中国,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国的仁人志士在问“中国向何处去”的同时,也在思考“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各派代表都提出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试图会通中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尚明《近代中西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两条途径及其反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同仁人志士思维模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点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改革、变法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汉】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地全部接受。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1)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3)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两次“移风易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在雅典,只要经多数认可,无论什么都是最终的和公正的,而且没有人能够确定今天有效的法律明天是否有效。如此,雅典人可轻而易举就让法律停止保护自由,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古雅典根本不存在着民主政治    B. 古雅典政治具有强烈人治色彩

C. 古雅典法律基本无法贯彻实施    D. 古雅典民主缺乏基本法制精神

 

查看答案

以下为《十二铜表法》各篇目的内容。该法侧重于

A. 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B. 培养公民的道德素养

C. 处理私人的权益纠纷    D. 规范公民的日常行为

 

查看答案

某校举办学术报告,报告主题见下图海报。下列适合出现在海报上的有

①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②雅典工商业发展为欧洲近代经济奠定基础

③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④罗马法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律文件奠定理论基础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