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宋朝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唐太宗说过,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 )
A. 认为限制皇权具有必要性
B. 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
C. 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
D.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贞观初,唐太宗下敕征兵年十八以下之体壮者,但门下给事中(掌驳正政令之事)魏征拒之,遂无果。此事说明( )
A. 兵部隶属门下省 B. 门下省独掌大权
C. 唐太宗大权旁落 D. 君权受相权制约
《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对此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成祖罢相,高度集权 B.都察御史,行使监察
C.权分六部,内阁统帅 D.废除丞相,政治清明
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
A. 朝觐述职
B. 镇守疆土
C. 出征作战
D. 缴纳贡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