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兵...

《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繁荣

C. 秦国富国强兵,实现统一

D. 促进商品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商君“正度量,调轻重”是指统一度量衡,这主观上是维护秦国封建统治的需要,但在客观上有利于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缓和了社会矛盾

C. 打破了世袭特权

D. 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查看答案

王安石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最根本相同点在于

A. 变法目的

B. 变法方式

C. 变法结果

D. 变法背景

 

查看答案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这主要是因为

A. 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础

B. 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C. 确立“陶片放逐法”

D. 推动雅典民主制达到顶峰

 

查看答案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进口。

——《苏联史》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强烈。

——《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侧重点及其改革的主要失误。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人均生活水平较差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