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史明同学在历史复习时归纳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

下面是史明同学在历史复习时归纳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

朝代

西汉初期

唐朝中叶

唐朝末年

表现

七国之乱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原因

分封诸侯

节度使权力过重

内轻外重

影响

汉武帝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

后患无穷,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教训

 

 

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

A. 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

B. 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C. 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

D. 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

 

D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唐朝中叶,唐朝末年发生叛乱主要是地方割据的诸侯或者节度使,他们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因此得出的教训是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的矛盾,故D正确;皇帝素质不是决定国家统一,故A错误;B不是材料主旨;C中地方割据随时会出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清初思想家陆世仪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这种区分表明

A. 郡县制地方权力小,分封制地方权力大

B. 郡县制是官僚制,分封制的贵族制

C. 郡县制地方服从于中央,分封制地方分权于中央

D. 郡县制人口流动大,分封制疆域守护难

 

查看答案

《明史·列传第七十六》讲到:“自古奸臣欲擅主权,必先蛊其心志。”对这里“主权”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天立王,以为民也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查看答案

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这反映了秦朝

A. 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B. 儒法价值趋向融合

C. 注重规范伦理秩序

D. 始终坚持外儒内法

 

查看答案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但历代皇帝“分王子弟,以为屏藩”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朝。这一现象说明

A. 分王子弟是封建专制的体现

B. 周代制度在后代得以延续

C.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 宗法体系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它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这反映了

A. 华夏正统的意识

B. 家国同构的理念

C. 王权独尊的观念

D. 国家统一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