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但是清朝人口猛增,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经营规模进一步狭窄,牛耕普及程度逊于前代,即使在地力尚算肥沃的江南地区,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倾向,陷于劳动力过量投入,结果略有增长却没有什么发展的“糊口小农”经济。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15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在英国最典型。英国资产阶级建立政权后,进一步推进圈地运动。18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增多,农村人口减少,为了增加农产品的供应,在推行诺克福轮栽制的同时,各种以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农业机械陆续出现,在改进农业技术的同时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趋势在18世纪已经相当明显,这和当时中国小农经济裹足不前的情形是迥然不同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明清农业经济发展难以突破“糊口小农”经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世纪英国农业与同时期的中国农业相比有哪些新发展?
撒切尔主义是指撤切尔夫人执政期间(1979年至1990年)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提出“社会不平等天然就是错误的或有害的”这一观点是“天真的和不合情理的”。下列对撒切尔主义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其出台是为了缓解“滞胀” B. 不利于英国经济的恢复
C. 它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D. 与里根经济学有相似之处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 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 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工人工资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也在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时间缩短,劳动强度减轻。这些变化说明
A.资本家在努力改变私人占有制结构
B.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已得到改变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显得更加隐蔽
D.资本主义已具有人民资本主义趋势
“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联邦德国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消福利制度
B. 福利制度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
C. 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D. 福利制度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的“全面经济计划”鼓励创新产品开发,仅就计算机相关的新产品的政府购买支出就达90亿美元。通过政府采购,美国扶植了IBM、惠普、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等一批国际IT业巨头。这表明
A. 信息技术成为美国的支住产业
B. 政府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
C. 美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政策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