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B.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西汉丞相公孙弘在自己的府邸里建造“客馆”,以招揽才学之士。公孙弘去世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脾(婢)室矣!”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
A. 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
B. 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
C. 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
D.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 )
汉帝 | 太尉 | 在任时间 | 任前职位 | 去职原因 | 备注 |
高祖 | 卢绾 | 公元前205—前202年 | 列侯 | 迁燕王 | 高祖世交 |
周勃 | 公元前196—前196年 | 列侯 | 罢省 |
| |
惠帝 | 周勃 | 公元前184—前179年 | 列侯 | 迁丞相 | 高祖遗命 |
文帝 | 灌婴 | 公元前179—前177年 | 将军 | 迁丞相 |
|
景帝 | 周亚夫 | 公元前154—前150年 | 中尉 | 迁丞相 |
|
A.汉初为加强皇权太尉省置无常 B.当时各地封国削弱了中央集权
C.太尉大多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 D.国家政局稳定已不需要设置太尉
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
A. 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 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 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秦国在征服六国的同时,就要使秦文化也征服关东诸国的文化。因此,秦朝采用了相关的有效制度,来保障秦国对六国的文化影响。”材料观点说明( )
A.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B.焚书坑儒保障了文化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文化的统一 D.郡国制实现了文化的征服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
A摧毁了门阀政治 B扩大了政权基础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