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 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 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
C. 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
D. 百姓生活习俗受到外贸繁荣影响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 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 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以致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
A. 强化了中央集权
B. 消除了语言隔阂
C. 实现了文字统一
D. 促进了文化认同
从神话传说的神武天皇到现在明仁天皇,日本共经历了125代天皇。明治维新后,日本宣称天皇“万世一系”,天皇的权力达到了顶峰。裕仁天皇在位时期发动了侵略中国和亚太其他国家的战争。日本战败后,在美国的主持下建立议会民主制,天皇仅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保留下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时代日本令人目眩五色的改革引发各色各样的响应。对改革的恐惧至少呈现在三个方面的政策及争论:恐惧政治权力失控、恐惧性别失控、高度关注“日本人是谁”这样的文化问题。到20世纪之初,……虽然不能说这些问题已完全解决,至少政治领袖如伊藤博文以及重要的媒体人员、学者,已建立某种政治、社会及文化的正统原则。第一个且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天皇被建构为一个政治及文化中心,它可以稍稍舒解各种焦虑产生的压力。
——摘编自安德鲁·戈登《日本的起起落落》
材料二所谓奉安殿,是奉纳天皇、皇后二陛下的御真影及教育敕语之处,以混凝土建造、有若金库的建筑物。依照规定,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时都得去奉安殿行最敬礼。每逢节日庆典,那帧“御真影”都会移至礼堂,装饰在讲台后方的中央,但都安置在伸缩式布帘中,学生们无法直接目视。在礼堂举行,以向御真影行最敬礼为开场的典礼相当折腾人,H觉得很讨厌。宣读教育敕语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都绝对不可以发出声响。H会背长达三百一十五个字的教育敕语全文,不过这并不特别,因为到了四年级,很多孩子都会背。
——摘编自妹尾河童《少年H·现人神》
材料三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尔臣民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持己、博爱及众、修学习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进广公益、开世务、常重国宪、遵国法。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朕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
——《教育敕语》(1890—1948)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上层为应对明治维新引发的“恐惧”,通过哪些办法去树立天皇的绝对权威。
(2)日本的《教育敕语》由山县有朋内阁的内阁法制局长官井上毅等人负责起草,于1890年10月30日由明治天皇颁布。据材料三,分析《教育敕语》的适用对象及其颁发目的。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日本天皇制得以继续保留的看法。
美国人向来引以为自豪的是他们有一部近代世界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成文宪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三款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
——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二美国宪法的生命力首先来自于它的精神实质。美国宪法不是单纯确立政府体制的法律文件,它奠基在特定的社会和政治理念基础之上,与人类对理性政治与美好生活的追求相吻合,它不是海市蜃楼式的,而是配以明确的原则。美国宪法有一个基本预设:使不同时代的不同利益集团(群体)能够通过妥协不断修正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使各自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满足的同时也使宪法不断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总统与国会的具体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利益集团的“妥协”有哪些?体现了哪些“明确的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宪法能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94年7月卷3发表了《朝鲜纪乱》,初次报道了中日军队在朝鲜对峙的严重事态。其指出:“中国出师为藩邦戡乱,实属名正言顺”,而日本以《天津条约》为借口,拒绝各国调停,“财是日本自知其曲而思图逞志于戒行,中国于此岂尚甘于退让哉”!与此相应,《万国公报》不但相信中国必胜,而且积极为之出谋划策,主张狠狠教训日本。直到1894年10月,《万国公报》卷69还发表了《英将谭兵》,即对曾在北洋水师任职的英水师副提督琅威理的访谈录。这位英国将军断言,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容低估,不仅足以战胜日本,即与西方大国战亦觉绰绰有余。
自1894年11月卷70起,林乐知写道:“中国昔日自夸之处,至此而扫地殆尽……总而言乏,中国至夸日,实已一败涂地,不可收拾。”1895年1月,林乐知在《以宽恕释仇怨说》一文中说:“量论中日两国之是非曲直,则中国任朝鲜之败坏而不加整顿,固亦有不是处,亦有曲处,然日本之甘为戎首,而以强词夺理,则其但有曲处,而无是处可知……所惜天下事,往往不论理而论势。今中国亦既败矣,遂有偏于日本者。”5月《万国公报》刊载《追译中东失和之先往来公牍》,其中包括由西文译出的战前中日双方交涉公牍9件。林乐知在按语中说,从这些文件看,双方互相咨照,词意和平,惟中国始终坚持朝鲜是其属国,“轻蔑日本之意,实于言外见得。从此衅隙渐开”。
——据郑师渠《<万国公报>与中日甲午战争》
材料二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艾、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共延续33年,出了七百多期。这份传教士办的中文报纸对于中国有识之士的思想熏陶作用无可比拟。光绪皇帝每期必读;洋务派大臣都是这份报纸的忠实读者;孙中山不但是其忠实读者,它还刊登了孙中山致李鸿章书两封;康有为、粱启超以其为精神支柱和理论依据;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如饥似渴地寻求每一期《万国公报》。林语堂称:透过《万国公报》,林乐知成为他生命中影响最大、决定命运的人物;甚至日本天皇都长期订阅这份刊物。
——黄显功《万国公报》出版前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万国公报》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后立场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万国公报》对甲午战争立场与态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