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A. 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
B. 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C. 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
D. 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要求反对帝国主义
C.明确提出新三民主义
D.特别重视民生主义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 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 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C. 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D. 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A. 没有反映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愿望
B. 没有表达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要求
C. 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D. 没有提出自己的土地纲领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但它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它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属于这种反思的包括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 ③三民主义 ④欧洲启蒙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