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一再激烈攻击理性,以《圣经》的名义斥责哥白尼,他坦率承认,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加尔文宣扬人类开初生来就是道德上无力的,而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上述材料表明( )
A.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别无二致
B.科学与宗教信仰水火难相容
C.宗教改革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D.改革后的宗教坚持信仰至上
马丁·路德废除了教士的豁免权以及牧师、僧侣、修女不交纳赋税、不履行城市义务的权利,从而把他们纳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通过培训市民出身的传教士进行布道,减少了圣礼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高了传教的质量。这反映了德国宗教改革
A. 破除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束缚
B. 倡导因信称义宣扬理性主义
C. 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
D. 关注民众疾苦体现人文主义
历史发展往往是辨证地统一在一起.从民主的发展进程来看,在梭伦改革中即是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重要成果,又是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发展时最大障碍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废除“六一汉”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建立“五百人会议” D.鼓励发展工商业
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由此看来,梭伦的民主改革
A. 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
B. 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C. 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
D. 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述:“他(梭伦)创立了一个新的宪法,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法律写在牌子上,牌子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从材料中不能体现的法制特征是
A. 法律的普遍性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法律的稳定性
D. 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A. 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度
B. 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C. 创立抽签和差额选举公职制度
D. 确立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