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其中1961年、1979年和1993年GDP增长率变化较显著。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三年发生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 占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大力推动
B. 国家根据不同时期国情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C. 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引起经济发展的变化
D. 国际形势变化促使对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下表为1871~1910年间中国棉布和棉纱的进口量。从材料可知
年代 | 棉纱(1000担) | 价值(海关两1000) | 棉布(1000匹) | 价值(海关两1000) |
1870 | 70 | 1877 | 14439 | 24877 |
1880 | 152 | 3648 | 13561 | 19735 |
1890 | 1081 | 19392 | 16561 | 25629 |
1900 | 1488 | 30187 | 15964 | 45419 |
1910 | 2282 | 62831 | 17013 | 67852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推动了棉纱棉布进口量的增加
B. 棉布进口量的相对稳定反映了中国贸易地位的改善
C.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 二者进口量折射出近代民族织布业发展变化的特征
分析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A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
下列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④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武力威逼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07年12月29日,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I号”终于跨进了“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根据所学知识,船上最有可能会发现什么文物
A. 商周的青铜器
B. 松江的棉布
C. 哥窑的青瓷瓶
D. 大量的西餐用具
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土地问题,北魏、隋、唐都曾推行均田制,宋、明等朝都有高级官员主张恢复井田制。这些措施与设想的目的是
A. 保护小农生产,抑制商业发展
B. 抑制土地兼并,稳定社会秩序
C. 确立土地私有,保护地主田产
D. 恢复周礼古制,实现儒家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