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描绘的是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的情景。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图描绘的是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的情景。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西文明正在进行双向交流     

B.反映了华夏文明积极融入西方文明

C.揭示了中英技术文明的差距

D.体现了中华文明发展减速的深层原因

 

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晚清时期“中西文明正在进行双向交流”的表述不合史实,中国向西方学习,不存在双向,故A项排除;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时,仍要求行跪拜礼,不能反映华夏文明融入世界,故B项错误;图片信息无法得出中英在技术方面的差距,故C项排除;通过图片中可以看出在1793年清政府统治者接待外来使团中仍奉行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观念,这也是中国逐渐落后的内在因素,故D项符合题意。 【名师点晴】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 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5年8月,清政府任命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为驻英公使的消息传开后,有人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湖南士绅提出要开除他的省籍。这表明当时

A. 思想观念阻碍近代化进程

B. 知识阶层民族意识觉醒

C. 清政府外派使节不得人心

D. 国人强烈反对屈辱外交

 

查看答案

19137月,袁世凯以国民党人参与构乱为由,下令解散国民党,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也被一律取消议员资格。191512月袁世凯背叛自己当初的誓言,改称洪宪皇帝。这说明(  )

A. 袁世凯的皇帝梦由来已久

B. 思想革命成为必要

C.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自我膨胀

D. 当时缺乏推行民主的条件

 

查看答案

《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言:‘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

A. 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

B. 政治理性化色彩凸显

C. 君主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 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查看答案

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者33位,周天子被赶出国者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者12人,卿大夫据封地叛国者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有3起。材料现象最能说明(    

A. 周天子已丧失“共主”地位    B. 诸候间的争霸战争日趋激烈

C. 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D. 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查看答案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同眸

材料:西汉前期,丞相都由列侯充任,位高权重。汉武帝为了削弱承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就重用身边的人员,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尚书令原是少府的属官,为皇帝管奏章文书。此时,大臣们的奏章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先送尚书台。汉武帝又选用一些出身低微而有才能的士人为郎,加以侍中、给待中、常侍等头衔,允许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原以承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机构为“外朝”。从此以后,尚书台台的权力日重,人臣要参与中枢,必须加“领尚书事”或“平尚书事”的头衔。“中朝”是皇帝身边的御用工具。

——摘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进行中央机构改革的措施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武帝中央机构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