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B. “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科技成就

C. “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D. 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成果

 

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五”计划是1953至1957年。这期间新中国的科技有所发展很大原因是“一五”计划的推动,故C项正确。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这称为“两弹一星”。而②时期是1959-1962年,故A项错误。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袁隆平成功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1970年、1973就是“文革”时期即第④时期。故B、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 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 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 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 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85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对其呈现信息的合理解读是,它

A. 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 否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价值

C. 展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果

D. 肯定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为了解决土地兼并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历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提出了如恢复“井田制”、抑制兼并等主张。下层民众在斗争中也提出现了“均”、“平”之类的思想,如唐末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宋朝农民起义提出的“均贫富”,明末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粮”等。到了近代,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也都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土地公有、平均分配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B. 土地公有、平均分配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

C. 土地公有、平均分配是巩固政权的必然要求

D. 土地公有、平均分配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高潮,以下是清朝留学生会馆于1903年对留日学生人数的统计,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江苏

浙江

广东

直隶

山西

陕西

河南

广西

贵州

云南

175

154

108

77

3

4

6

3

1

2

 

 

A. 政府鼓励留学政策呈现地区差别化

B. 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 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差异

D. 南方学子较北方学子更有爱国精神

 

查看答案

孙中山于1912年3月5日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辫发之制,悉丛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淄流,以终余年,痛矣!”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变社会风气

B. 恢复汉族传统

C. 废除专制统治

D. 革除满清恶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