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材料二“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材料三
“小、土、群”大炼钢铁的场景
(“小”即小高炉,“土”即土法炼钢铁,“群”即群众运动)
材料四正如前副总理薄一波所说:“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一九五八年生产的‘一О七О万吨’钢里,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也没有,至今还埋在草里
——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一九八三年《中国统计年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路线提出的国内背景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你认为从“一五”到“二五”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四,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此,大国、强国的兴衰,将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相互的注视、融合和冲突,影响着所有剧情的走向。
材料二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
材料三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是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大国崛起》(解说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大国”的不同途径。
(2)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强国西班牙?
(3)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结合材料二回答,英国的异军突起给你什么启示?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中下台
B.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凋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D. 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下图是发行于1881年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经一些学者考证,认为它是中国存世最早的老股票。此股份票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民族工业在西方列强的挤压下发展艰难
B.清政府财政陷入困境无力继续支持洋务事业
C.民间资本已成为洋务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D.洋务派民用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 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 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 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