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全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该政策
A. 大力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B. 促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诞生
C. 是民族危机加深下的应急举动
D. 使得政府不再对经济进行干涉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该材料折射出
A. 清政府对近代化态度保守 B. 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C. 洋务派主张创办近代工业 D. 工业发展受到列强的制约
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B. 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
C. 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 D. 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成的工业体系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 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B.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 属于近代洋务企业的成就 D.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没有前途”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A. 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B. 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C. 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
D. 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