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四库全书总目》评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

《四库全书总目》评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由此可见当时清朝官方对西学的态度是

A.全盘接受           B.仅学技艺

C.去粗取精            D.全面否定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外来文化,士大夫们主张“禁传其学术”,对外国技能也只能是“国朝节取”,反映了他们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故选B。从材料来看,AB均和材料不符,故排除。 “禁传其学术 ”,显然不是去粗取精的态度,所以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街市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不少被称为秦楼楚馆、瓦舍勾栏的娱乐场所。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娱乐手段,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材料表明

A. 词兴起于娱乐场所

B. 词的格调不高,文学走向颓废

C. 词的繁荣与商业发展有关

D. 词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查看答案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李贽也自称为“异端”。这主要是因为他

A. 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B. 倡导君民共主

C. 主张“工商皆本”    D. 提倡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

A. 无为而治的思想

B. 外儒内法的观念

C. 尚贤非命的主张

D. 天人感应的学说

 

查看答案

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意味着

A. 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B. 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 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D. 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查看答案

钱穆《国史大纲》中评价某土地制度“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该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屯田制    C. 均田制    D. 王田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