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史》载:“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凡赈贫恤患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史》载:“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凡赈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对宋朝慈善救济史研究颇有心得的张文先生指出:“宋朝社会救济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邓云特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说:“两宋灾害频繁度之密,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过也。”“降至唐宋之际,财富力量的崛起更为显著”,唐宋土地私有产权制的兴起,在摧毁原有政治高压下超稳定土地关系之时,使得对财富的追求成为与过去相别的无关品性高雅之事。由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季节性受灾人群。故而,宋朝政府亦非常重视对本朝民众的季节性救济,给以从医疗到贫寒物资之发放的多种救助,帮助民众暂渡难关。

张文先生总结认为:“宋朝社会救济从总体上来说的确成就不凡,使得宋朝社会的安全运行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题,从而也使宋朝对社会的控制较为稳固,避免了社会处于失控状态。”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朝慈善救济》

材料二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国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工业化过程中,贫困、失业、劳动保护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在20世纪初更加严重。国外学者对社会救助理论进行了积极探索。20世纪前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遭受失业和贫困问题的困扰,资产阶级学者试图把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措施与稳定就业联系在一起,其中主要代表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凯恩斯认为贫困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为失业者和受救济者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社会新投资量,这凸显了一种积极救助的理念。二战后,经济学家吉登斯认为积极救助不只是为了对付贫困,而是强调自我实现和责任。积极的社会救助制度应该增强救助对象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作为制度的责任主体,国家和社会应在社会救助制度设计时考虑“事先防范”的方法。积极福利开支不再完全由政府创造和分配,而是由政府和其他各种机构包括企业间共同合作提供。德国总理施罗德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他指出:“必须保持最低的福利标准”,“强调社会救助制度的个人责任”,“当代社会民主主义者要把社会保障网从一种权利变成通向自我负责的跳板”。

——郭林、张巍《积极救助述评:20世纪以来社会救助的理论内核与政策实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社会救济兴盛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救助方面的重大变化。

 

(1)原因:传统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自然灾害、民族战争频繁,天灾人祸频现。土地兼并严重,人们对财富的追逐,加剧了贫富分化。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宋代科技发达、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为社会救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2)变化:社会救助的理论日渐完善,从被动的社会救济到积极的社会救助。由国家单纯的社会救济到创造良好的经济形势,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从应对贫困逐渐到推动人的发展上,机制上从事后风险化解到事前风险防范。救助的主体及资金来源由政府为主向政府和其他多种机构合作转变。 【解析】(1)本题考查宋代社会救济兴盛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一“两宋灾害频繁度之密,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过也”得出自然灾害、民族战争频繁,天灾人祸频现;根据材料一“财富力量的崛起更为显著,唐宋土地私有产权制的兴起……使得对财富的追求成为与过去相别的无关品性高雅之事”得出土地兼并严重,人们对财富的追逐,加剧了贫富分化;根据材料一“由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季节性受灾人群”得出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从思想,传统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从经济角度进行补充,宋代科技发达、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为社会救济提供了物质基础。 (2)本题考查了关于西方社会救助的变化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中关于西方社会救助发展的过程,提炼出有效信息,从救助的理论、理念、目标、机制、主体及资金来源归纳出重大变化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人战胜印第安人,靠的不是枪炮,因为那时候枪炮的技术并不发达,真正战胜美洲土著的是欧洲人带来的一连串瘟疫:1518—1526年天花流行,1530—1531年爆发麻疹,1546年斑疹伤寒,1558—1559年流感。据估计,95%的美洲原住民死于白人带来的疾病。如果说是瘟疫毁灭了玛雅文明,一点也不过分。欧洲人在天花的帮助下,开始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

——《人类的历史即传染病的历史》

材料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口日益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传染病确也随之周游列国。携带病茵的病人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所需要的时间往往比传染病的潜伏期还要长。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传统的隔离方式根本无法生致,也使得一国爆发的传染病会迅速传播到其他地区。我们消费越来越多的加工食品,这些食品可能来自遥远的他乡异国,在种植、采摘、加工、包装、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如果出现污染,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

——《人类的历史即传染病病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人征服美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之利与弊。

 

查看答案

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了国际关系的程度。“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

A.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 “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C. 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    D. 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张

 

查看答案

黄金价格波动引起世界的关注,“dama”(中国大妈)这一热词就与黄金价格和抢购风潮密切相关。1944年,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协定是

A.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B. 《布雷顿森林协定》

C.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D. 《慕尼黑协定》

 

查看答案

为筹备“纪念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30周年”主题班会,高二文科班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下列资料,其中契合主题的是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D.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查看答案

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当联合国会议大厅的电子计票牌显示最表决结果时,人们立刻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歌声、欢呼声汇聚在一起,犹如大的波涛,汹涌澎湃,回荡在会议大厅,经久不息。这是人们在欢庆

A.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