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范蠡认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注:这里的二十、九十是指每石粮的价格)。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这种观点实质上( )
A. 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B. 肯定了农商并重的思想
C. 反对提升商人的地位 D. 片面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大同薛氏三兄弟,乔家大院的主人……由商而官展玉泉……盐商祭酒杨继美,崇尚仁德李明性……票号始祖雷履泰……金融大亨贾继英,豪门国戚孔祥熙……”该歌谣反映了
A.晋商经营具有典型的家族性特征
B.晋商经营多元化且官商勾结
C.晋商分布广泛,经营遍及中外
D.晋商恪守职业道德,长盛不衰
下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A. 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
B. 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
C. 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
D. 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
中国古代的“城”主要指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市”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城”“市”连称就构成了“城市”。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筑城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 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C. 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D. 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城市商业贸易
下列有关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B. 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陶瓷生产格局
C. 邸店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D. 城市中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布局
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国相管仲认为“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这种思想
A. 加剧了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
B. 限制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体现了发展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
D. 肯定了封邦建国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