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状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思想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材料一张謇(1853——1926),江苏海门人。5岁入私塾读书,接受“读书—出仕—报效国家”思想。同治七年(1868年)进入科场考试,第二年中秀才,受开封知府孙云锦和淮

军将领吴长庆赏识,先后被招致入幕。后又得光绪帝老师翁同雠的青睐,中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状元。早年的幕客生涯,使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1895年他毅然投身实业,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开始“实业救国”。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材料二胡适这样评价张誊“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凤凰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张謇“实业救国”思想产生的主要因素。

(2)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的观点。

 

(1)主要因素:儒家思想的影响;甲午战败,民族危机深刻;封建统治腐朽;工业文明 的冲击(西学东渐或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的传入等);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 的限制。 (2)胡适认为“张謇是失败的英雄”是正确的,。理由:他充分肯定了张謇“实 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中国近代化,所以说他是英雄。 终因“实业救国”未能挽救民族危亡,所以说他是失败的, 胡适认为“张謇是失败的英雄”是错误(或片面的)的,。理由:他充分肯定了 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中国近代化,所以说他 是英雄。但“实业救国”未能挽救民族危亡是由于多种因素(国情)决定的,归咎于张 謇则是片面和错误的, 【解析】(1)依据材料一“ 张謇……入私塾读书,接受“读书—出仕—报效国家”思想”、“后又得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青睐,中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状元。早年的幕客生涯,使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1895年他毅然投身实业,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开始‘实业救国’”,结合其投身实业的时代背景和清政府的经济政策等所学知识概括归纳促使张謇“实业救国”思想产生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前者即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后者为工业文明的冲击;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等等。 (2)综合材料一的信息理解张謇的重大思想、活动及其影响;依据以上理解分析解读材料二张謇“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结合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曲折发展的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和评价胡适的观点;既可肯定其“失败的英雄”,也可指出其片面性,在作出判断后结合所学加以分析论证即可。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一种名为“代耕”的新式耕地工具,农业普遍使用简单机械,如筒车、龙骨水车等,还有人将当时传入的西方技术,即所谓的“泰西水法”引进农业。而且,当时人已知道对不同土壤施用不同性质的肥料,有些地方农民还懂得使用砒霜拌种防治病虫害。通过稻麦参种、棉麦套种、粮豆间作、粮菜间作来提高复种指数,是明代农业的一个特点。这使得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单位面积的产量有可能提高。除了传统粮食作物,这一时期还从国外传进了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其中主要有玉米、红薯、花生等,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与广泛种植,使许多无法种植稻麦的旱地和山地得到了充分利用,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总产量,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食品结构。此外,明朝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和专业经营趋势增强,农业发达地区的地主已不再满足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田地,这对中国的传统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摘编自王玉祥《明朝简史》

材料二16世纪,英国许多土地所有者为了增加现金收入,开始试验改进耕作方法和牲畜饲养方法。他们多施肥,引进新的农具,引进新的作物,采取更科学的轮作制。但只要土地仍由众多的贫困而守旧的小农在耕作,投资是不可能办到的事。因此,议会便通过数以百计的“圈地令”,准许用栅栏、围墙或树篱去圈占往昔的公有土地和自由牧场。这样,土地便处于私有制的支配之下,由个人加以经营。同时,由于大土地所有者拥有如当地治安官一样广泛的权力,他们要使那些小土地所有者卖光土地,或者采取各种方式把他们驱逐出去,就更容易了。结果,土地和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被大大地提高了。英国的食物供应在不断增加,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却在减少。这被称为是英国的农业革命。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朝中后期,中、英两国农业发展中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业发展对同时代中、英两国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 强化物资管制

C.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 转嫁战争负担

 

查看答案

清末官商合办的电报局,发起时多赖商人踊跃入股。1908年,政府将其收归官办时,以商人收利已久、应减价报效为由,将股票收购价格从商人提出的每股290元,酌定为150元。据此可以推断

A. 清末新政成为洋务运动的翻版

B. 政府厉行抑商的政策一以贯之

C. 发展官营企业成为各界的共识

D. 产权意识的滞后制约新政成效

 

查看答案

如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A. 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

B. 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

C. 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D. 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查看答案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概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 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 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 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 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