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状元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他的商业帝国在十几年间迅速发展壮大,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迅速扼紧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喉咙,张謇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最终轰然倒地。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 先天不足导致了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据此可推断该现象
A. 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B. 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升值
D. 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
1934年,美国实行《购银法案》,次年又两度提升白银收购价格,人为的拔高银价,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实行“币制改革”
B. 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C. 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D.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 外资企业出现
B. 洋务运动兴起
C. 实业救国热潮
D. 工人运动高涨
张謇“状元下海”投身实业后,一些官员如上海的李平书、江苏的许鼎霖、浙江的沈云沛等也纷纷弃官经商。此现象反映了
A. 商人地位高过官员
B. 官僚资本正在形成
C. 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
D. 官员对清朝的腐败统治不满
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该政策
A. 促使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大力支持洋务运动的发展
C. 使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D. 使民族工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