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的生活范围、职务工作都是至高无上的主所交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个人的生活范围、职务工作都是至高无上的主所交付和安排的……。如果基督徒在某种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中卓有成效,道德高尚,并参加和服从教会,他就具备了“蒙召”成为选民的外在标志。否则,便是弃民。……加尔文因此极力提倡诚实、正直、勤勉的职业道德,反对欺诈和投机。正如弗罗姆所说:“强迫自己去工作,喜爱节俭,把个人的生活变成达到别人的权力之目的之工具,苦行禁欲,以及一种强制的责任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性力量,没有这些属性,现代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从加尔文宗教改革看西方现代性起源》

材料二1525年,(王阳明)在《节庵方公墓表》一文中指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在这篇《墓表》中,王阳明不仅把工商放到与士农平等的地位,还认为社会上出现“交鹜于利,以相驱轶,于是始有歆士而卑农,荣宦游而耻工贾”的现象,完全是因为“王道熄而学术乖,人失其心”所造成。他的“四民异业而同道”在其时引起了很大反响,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工商的传统看法。到明末清初,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进一步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口号。

——摘编自《略论王阳明的工商思想》

材料三在独特的国家治理模式之下,中国从来没有独立的工商运行体制,而当工业文明的曙光到来的时候,商人阶层非常悲哀地无法建立独立的、新的商业伦理,企业家阶层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感非常薄弱。

——《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的商业伦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相关历史背景,评述加尔文经济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对经济伦理的改造与加尔文有何共同之处?其未能真正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有哪些?

 

(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人文主义兴起;传统神学理念束缚社会经济;宗教改革打破教会独裁。 意义:加尔文天职观与先定论,破除旧的职业与财富观,否定了教会与贵族等级特权;肯定了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正当性,并为其提供神学依据;其对规范经营、节俭生活的倡导,也适应早期资本主义和资本积累的需要;其经济思想随宗教改革大众化,在欧洲广为传播,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2)共同点:托古外衣;世俗职业平等化,共同的社会意义;肯定商业和正当盈利;注重经济道德约束。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薄弱,商人未形成独立的资产阶级;王阳明等代表地主阶级,新经济思想不系统,未实现大众化,无法改变整个社会与儒学轻商状况。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加尔文的经济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这个大背景之下提出的,所以在评述加尔文经济思想提出的重要意义时主要围绕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适应早期资本主义和资本积累的需要等角度进行论述即可。 (2)王阳明对经济伦理的改造与加尔文的共同之处主要从都主张职业平等化、都肯定商业和正当盈利、在经济活动中都注重道德约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未能真正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主要从政治方面的封建专制统治、经济方面的自然经济并未解体仍占统治地位等多角度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

1949——1972年

《美国四百六十万人失业》、《美帝国主义无可挽救地没落下来》、《美帝国主义快速进入自掘的坟墓》、《美帝走向死亡》、《腐朽透顶的美帝国主义》等等这一类的文章、书目纷纷出现

1972——1989年

报刊中有图文并茂的访美游记,电视上充满着异国情调的美国风光,广播里传来友好、热情的美国报道

新华社记者彭迪在1980年年底发回国内一篇名为《在变革的阵痛中》的述评里写到:至于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两极分化、种族对抗,物质文明畸形发展、精神生活空虚贫乏,思想彷徨,道德危机等等引起的社会动荡仍旧时起时伏,连绵不断

1989年以后

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畅销,也带动了同类牵涉中美关系题材的书籍、文章的大量上市,像《遏制中国》、《中美大较量》、《中国还是要说“不”》等等美国在中国媒体上屡屡呈现的“霸权、反华”形象的当属1999年“美国豪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和2001年4月1日的“中美撞机事件”

 

 

——摘编自赵雪波主编的《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

根据材料,从“中国媒体上的美国形象”的角度选一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世纪中叶,英国农村的阶级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地主、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三大阶级。这一时期英国农村的社会变革以及阶级关系的演变,已基本上和城市相平衡了。英国农村的资本主义化,大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鼓励了对农业的投资,为农业技术的革新和机器的应用扫除了障碍。大地主和农场主在土地上纷纷实行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工业革命用先进的设备武装了农业,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应运而生。在农业革新的高潮中,1793年成立了农业委员会。1838年成立了皇家农业协会。国王乔治三世还为(农业年鉴》撰稿,署名为“农夫乔治”。按照马克思的统计,19世纪初英国全国总资本中有一半来自土地。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富农经济是中国近代农业资本主义的主要成分。这些富农一般雇佣2-5名长工,农忙时雇些短工。因为有余钱,他们一般还放高利贷或经营商业。还有一些富农是佃富农,租地主土地雇工耕种,类似西方租地场主;一些城市商人、资本家也租地主土地种植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资本主义性质更为典型,但是规模不大,一般数十亩,百亩以上土地者较少;而且多是手工劳动,很少有机器生产。中国富农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贷,对于雇农剥削也很严重。例如,有些地方实行“工偿制”。即不给长工工资,只拔一点薄地叫雇工耕种来代替工資,受雇短工还要自带工具等。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农村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牛顿的力学把天上和地上所有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科学事实说明,近代物理学

A. 为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

B. 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C.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而进步

D. 与科学实验的成果存在密切联系

 

查看答案

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可以用来说明

A. 教皇和教会失去了作用

B. 新教信仰不再需要宗教仪式

C. 新教信仰方式发生变化

D. 无论天主教、新教,信徒地位没有变化

 

查看答案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A. 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 各自具有片面性

C. 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 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