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4:1;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年到1940年这一时期中,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

——《全球通史》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 论题:近代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重心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 阐述: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科学与技术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达尔文的进化论、电磁学、石油技术、化学技术、内燃机技术等出现和发展,西方的科技和军事相对于中国的优势更加明显。 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建立了军事工业,发起了洋务运动,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又从制度方面学习西方,进行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又从传统文化改造方面着眼进行社会思想的启蒙。 结论:可见,近代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 【解析】本题据材料“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例如:近代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重心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科学与技术发展、中国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特点等方面予以阐述。注意史论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法国共有十三个最高法院,它们绝大部分有权解释法律,而且不准上诉。另外,一些称为“国中国”(paysd’Etat)的省份,在负责代表国家的最高当局制定税法时,有权拒绝同最高当局合作。

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

——1835年(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

材料二(1791年乾隆谕旨)国初(建立)以来,设立(世袭的清朝贵族)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向(来)例俱兼议政(王大臣)虚衔,(非军机大臣则)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八九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 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 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C. 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 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查看答案

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

B. 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

C. 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

D. 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查看答案

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说:“我在法国看到一座低水头的水电站,全部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节假日没有工人上班,照样运行发电。联想到国内的经济技术水平,差距太大,很有咄咄逼人的紧迫感。”谷牧这番话旨在强调

A. 总结经济建设教训

B. 中西方技术的差距

C.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D.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1936年,中德签订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中国可随时用之于购买德国工业产品及其他产品,并规定贷款除南京资源委员会提取小部分用于购买工矿设备和技术合作外,其余绝大部分由南京用来购买德国军火和兵工设备。中国签订该合同的目的是

A. 借助德国力量牵制日本

B. 体现两国政权的密切合作

C. 夯实中国备战物质基础

D. 发展有利抗日的国际环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