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9年5—9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出指示,决定恢复农民自留地,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

1959年5—9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出指示,决定恢复农民自留地,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宣布社员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归社员私有,社员家庭生产的产品可在集市上出售。并规定公社、生产队生产的物资,在完成国家任务后,可拿到集市上交易。这主要表明当时的党和国家

A. 运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市场经济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并恢复发展私营经济

C. 充分认识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D. 采取具体措施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经济的曲折发展。据所学知识,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规律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面对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题干中的信息,反映的就是中共中央在这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故D项正确。此时的中国还是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不正确。我国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过程中,才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进行改革并调整所有制结构的,此时我国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故B、C项不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

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1957年

23771

81.23%

9.0

1958年

26660

58.23%

26.60%

1959年

26173

62.17%

20.64%

1960年

25880

65.75%

15.89%

1961年

25590

77.17%

11.16%

 

 

A. 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B. 中国人迫切要求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

C. 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下降

D. 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查看答案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依靠多种手段综合调控。既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要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如乞丐每天要有8个半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等。该材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救济的特点是

A. 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

B. 短期救助和长期救助相结合

C. 具有公平的扶贫理念

D. 经济救助与政治文化相结合

 

查看答案

1959年至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到了60年代中期,一些地方却出现了猪肉积压、销售困难的情况,以至于用“爱国”的名义动员人们买肉,甚至向单位职工进行摊派,称为“爱国肉”。这表明

A. 经济政策调整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B. 计划经济下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

C. 城镇职工生活已经达到富足水准

D. 物资供应紧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

B. 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C. 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

D.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

 

查看答案

2017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

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被改变

②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③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