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

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A. 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B.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C. 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    D. 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C 【解析】“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因人设法,人治和法治的理性存在矛盾,C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专制统治信息,A错误;《临时约法》革命派思想,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二人的矛盾,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洪仁玕《资政新篇》记述:“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皆所以重尊严之圣体也。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是天国早期的施政纲领

B. 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C. 严厉批评天王独断专行

D. 包含一定的民主意识

 

查看答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A.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D.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查看答案

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历时31个月。法庭共开庭818次,有419名证人出庭作证、779人书面作证,受理证据4336份,英文审判记录48412页,认可、采纳证据3万余页,完成了1231页的判决书。由此表明

A. 日本侵略覆盖亚欧、北美地区

B. “东京审判”兼具复杂性和严谨性

C. 战后远东国际新秩序得以确立

D. “东京审判”根除了日本军国主义

 

查看答案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材料表明

A. 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

B.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

C. 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

D. 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

 

查看答案

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为此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