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艮曾师从王阳明,深得其精髓。他认为“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

王艮曾师从王阳明,深得其精髓。他认为“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王艮的主张

A. 推翻了理学的宗旨    B. 有利于理学的世俗化

C. 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D. 否定了儒学的神圣性

 

B 【解析】材料“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反映了理学贴近百姓的主张,体现了理学的世俗化,故B正确;理学的世俗化并不会推翻理学的宗旨,故A错误;理学的世俗化与民众的觉醒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C错误;理学的世俗化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而不是否定了儒学的神圣性,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哲学家谢林指出:“经过宗教原则的彻底转变和世俗化.中国人的意识完全避开了宗教过程,并在一开始即达到了其他民族经过神话过程才能达到的纯粹理性的境地”。谢林意在说明

A. 儒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

B. 理学从神学政治转向社会伦理道德

C. 理学背离了传统儒学的精神

D. 儒学从哲学角度开辟了发展新路径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真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去标举它。这反映了

A.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B. 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C. 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 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查看答案

董仲舒强调人君必须拥有“禁制”的权力,保持“能制”之势;并且君主要引导人们有所好恶,“然后可得而劝”,“然后可得而畏”,这样就“可得而制”。由此可知,董仲舒

A. 汲取法家思想的精华

B. 告诚统治者必须要实施仁政

C. 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D. 强调建立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下表是秦汉时期治国思想的演变。

朝代

治国思想

背    景

《史记》:“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秦孝公时,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赢政时,统一全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等。

汉初

《汉书》:景帝时“禁官吏不奉法令,以货赂为市,朋党比周,以苛为察,以刻为明”,“减笞法,定篓令”,“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秦末以来的战乱使经济凋敝,民众嫌乱思安等。

汉武帝以后

公元前120年,关中水灾,董仲舒建议在灾区“顺应天意”,多种宿麦,缓解饥荒。汉武帝采纳,派使者劝导农民种植宿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国力增强,面临内外威胁,汉武帝矢志创伟业。

 

此演变表明

A. 治国思想根植于时代的需求    B. 法家思想适合朝代新立之时

C. 朝代不同需要的治国思想不同    D. 汉代综合使用儒道两家思想

 

查看答案

战国思想家认为,“性”乃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它“不可学”“不可事”,是不需要学习而自然就有的东西,同时又有着“好利”“疾恶”极易导致“争夺”与“残贼”的可能。为解决人性中的“争夺”与“残贼”,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主张

A. 用仁政回复人的善性    B. 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C. 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    D. 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