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术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术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C 【解析】试题解析: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显示明朝易私贩而为公贩的时间为(明中后期),说明明朝前期存在私贩即民间的海外贸易,排除A;材料未涉及政府重农政策,排除B;结合“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可知该政策并未一直实行,不能说明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排除D;根据“请开市舶”、“不得往日本”、“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可以看出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C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 “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B. “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 “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D.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查看答案

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B. 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

C. 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D. 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

 

查看答案

某电视台策划拍摄一部大型历史纪录片,反映公元七世纪时中国商人的生存状况。不少热心人士纷纷献计献策,贡献不少情节构想。下列情节最符合史实的是

A.湖南商人刘梦溪在广东十三洋行经营土货、收购烟草

B.山西商人齐之姜自幼追随同乡组成的商帮跑买卖

C.湖北商人何维君来到长安,在最繁华的住宅区开了家当铺

D.四川商人翁旖旎在广州收购阿拉伯胡商带来的奇珍异宝

 

查看答案

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是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清朝

 

查看答案

比较汉、宋关于商人做官的相关规定,从其变化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汉代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宋代

“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并不得取.”

“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A. 科举制度比察举制封闭

B. 宋代抑商政策事实上已放弃

C. 社会阶层身份日益固化

D. 商人受歧视的情形发生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