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规定,自1929年起,“五四”纪念日不但不准许学校放假,还特别要求纪念须以“演讲”为主要形式,时间为一小时,秩序也有统一安排:(一)开会;(二)唱党歌;(三)向党旗国旗及总理遗像行三鞠躬礼;(四)主席恭读总理遗嘱;(五)静默三分钟;(六)讲演;(七)散会。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国民政府
A. 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规范
B. 业已背离革命的五四精神
C. 切实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
D. 积极推动民主宪政的实施
据文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机器制茶业兴起
B. 海关关税的降低
C. 国内政局的变动
D. 国际茶市的扩大
晚明时期,盛行文人士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这一风气反映出当时
A. 瓷器制作技术的高超
B. 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
C. 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
D. 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
A. (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
B. (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C. (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
D. (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A. 民间社会发育有限
B. 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C. 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 县域经济长期滞后
战国晚期,托名周公的著作《周礼》,提出了在中央政府管辖下各种政务部门各司其职的理想化制度;托名大禹的著作《禹贡》和托名周公的著作<职方》,创立了由中央政府统一划分九州的地理学说。这些著作的成书表明当时
A. 西周制度备受推崇
B.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被认同
C. 儒家为君主制辩护
D. 百家争鸣的局面归于沉寂